街头配电箱“披新衣”打造创城新亮点

 人参与 | 时间:2025-04-05 13:49:09

2013年7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此为发端,叠加电价补贴、成本下降等政策支持,国内光伏产业进入大增长时期,并成为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主战场。

其中,新疆和甘肃弃光率均超过30%。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普通电站、分布式光伏、领跑者和光伏扶贫被称为四朵金花。

街头配电箱“披新衣”打造创城新亮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至9月份,我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42GW左右,增长了60%,其中分布式装机15GW,同比增长了300%以上。分布式上半年新增装机711万千瓦,大概是去年同期的3倍。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光伏发电产业分析报告》整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来说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弃光限电问题。我国光伏发电起步较晚,目前投资光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正向高效、高品质化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1743万千瓦,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17%。其次是政府补贴拖欠问题。另外,平价上网作为未来目标备受业界关注。

陶冶认为,游戏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些实际中的问题需要纳入光伏未来发展的思考当中。但是目前光伏电站补贴存在着不及时到位,拖欠严重的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和企业的经营。光伏产业摆脱困境需要抓住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而电力体制改革恰恰对光伏产业来讲是不能错过的大好机会。李树雷说,光伏平价上网的预期越来越强,有可能将于2020年前提前实现用户侧的平价上网。

他表示,未来五年无论对光伏还是对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五年,可能要实现三件事情陶冶分析,基于现在对全球以及未来中国到2022年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判断,从2017到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还会超过40%,整个增长在8.6亿左右,太阳能3.8亿,首次超过风电,中国仍然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的领跑者,占到全球新增光伏市场贡献量的36%。

街头配电箱“披新衣”打造创城新亮点

2020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电量70亿千瓦时,弃电率2%。分布式无疑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也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李琼慧表示,电改给了分布式光伏一个通道,但怎么把这个通道能够顺利转入成熟的商业模式,现在还没有一条非常好的路径,这需要光伏人紧紧抓住机遇,十三五就可能真正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另外,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运行消纳形势也发生变化,明显出现好转。

部分中东南部的省份从零弃光也开始出现了弃光的现象,包括山东、贵州、陕西、河北、湖北等弃光问题对行业发展影响比较大。考虑采取以上七项措施,初步测算:2017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电量228亿千瓦时,弃电率8%,弃电量比2016年减少236亿千瓦时,弃电率下降11.8个百分点。2018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电量115亿千瓦时,弃电率4%,相比2017年,总体及分区域均实现双降。华中地区新增装机423万千瓦,同比增加37%,占全国的17.3%。

前一阶段光伏产业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的电价政策支持,而下一阶段在光伏产业的平价上网背景下,补贴和电价滑坡后光伏产业新的盈利点在哪里?李琼慧提醒业界,不要把平价上网太理想化,并不是解决了平价上网的问题,光伏发展就没有障碍了。他表示,未来五年无论对光伏还是对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五年,可能要实现三件事情。

街头配电箱“披新衣”打造创城新亮点

陶冶认为,实现光伏目标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通过领跑技术基地建设,把规模化光伏电站和上游整个产业链技术进步结合起来。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弃风弃光电量分别为40亿千瓦时、7亿千瓦时、23亿千瓦时,弃电率均在5%以内。

李琼慧认为,做光伏的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平价之后该怎么办,需要通过抓住电改的机遇,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寻找新的盈利的空间。在国内,虽然我们能够看到弃光、消纳等现象出现好转,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光伏产业的发展仍被弃光限电和消纳问题所困。在光伏产业升级方面,李树雷建议说,技术进步是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光伏的产业升级需要多方的联动,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的引导,创造好投资环境,实现产业技术突破,提升系统效率,降低成本。而平价后光伏企业靠什么盈利?李琼慧表示,我们认为提升用户的服务,在多能互补微网里,通过用电用能增值服务提升我们光伏的利润和价值,可能是光伏产业下一个利润的增长点。今年以来甘肃和新疆今年虽然有很大的改善,但弃光率还是排在前列。中国、美国、印度、欧洲、日本未来五年是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的重点地区,中国在这里面起到决定性的地位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李琼慧表示,增长速度比较快也是因为它的基数比较小,并不意味着它的量有多大,光伏累计发电量总基数还是比较小的。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累计发电量分别为191、135亿千瓦时,占光伏累计总发电量的63%;累计利用小时数598小时,同比上升37小时。

现行补贴机制难以适应绿色电力的发展需求,补贴的方式可以说是不可持续的。从国内外经验来讲,打破垄断把发输配电分开是为了增强整个的竞争力,但是对一个项目来讲,它上下游一体实际上整体的盈利水平一定是最高的。

而在光伏建设规模管理机制上,变化同样正在发生。两大新变化与以往相比,今年光伏产业发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分布式增长确实比较快,二是光伏开发的布局向中东部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

其中,弃风电量68亿千瓦时,弃风率3%;弃光电量2亿千瓦时,弃光率1%。而对于一直困扰着光伏的消纳问题,李琼慧说,国家电网公司响应政策发布相关文件,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七项措施,分别是实施风电投资预警机制,严控弃风地区新增装机规模;开展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按计划投产6条特高压跨区直流输电工程,新增输电能力3200万千瓦;三北地区完成电能替代1130亿千瓦时;西北地区实施自备电厂发电替代;拓展省间发电权交易,开展现货跨区交易、抽水电能跨区交易;实施新能源跨省跨区强制消纳。光伏新增规模已经是连续第二年超过了风电的新增规模。但是目前光伏电站补贴存在着不及时到位,拖欠严重的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和企业的经营。

其中,光伏电站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分布式光伏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累计装机容量占全部分布式光伏并网总容量的52%。陶冶认为,未来光伏市场怎么走,还是要看大家和市场对这次电价调整完,包括固定和分布式调整完之后市场的接受程度。

现在每个省下滑的指标中,大家也是在学习领跑者,通过这种竞价方式来拿项目拿容量。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同样是花1元钱买绿证,为什么要花3元买光伏?这样的疑问。

那么,光伏发电在新形势下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又有哪些变化?在电价改革、弃光限电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应该如何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10月16-17日,由《能源》杂志主办的中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于青海举行。相反,现在还是应该对光伏并网,就是它的上网运行需要系统带来的费用,以及包括国外的容量市场这些问题引起关注。

李琼慧通过对十三五规划的政策的分析和相关数据的计算得出了如上预测,并且她认为2.2亿的估算相对保守。光伏今年的增长量是超出想象的,这也为光伏行业带来很大的信心,不过光伏深受补贴和政策这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光伏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光伏产业摆脱困境需要抓住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而电力体制改革恰恰对光伏产业来讲是不能错过的大好机会。二是在分布式光伏方面,结合完善机制、电价改革,推进市场化交易,使交易成本降低,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国家的补贴能够早日落实,从而鼓励各类投资者全面参与分布式光伏投资建设。

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1-6月,全国累计弃光量37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弃光仍然主要发生在新疆和甘肃,甘肃和新疆的弃光率同比有所下降。

李树雷说,光伏平价上网的预期越来越强,有可能将于2020年前提前实现用户侧的平价上网。今年分布式光伏的迅猛增长十分抢眼,截至今年6月底,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1743万千瓦,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17%。

陶冶认为,游戏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些实际中的问题需要纳入光伏未来发展的思考当中。在十三五规划的新形势下,光伏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顶: 745踩: 6666